一杯奶茶 喝的卻是香港精神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拿起一杯奶茶,呷一口,仿佛時光在倒流……”
奶茶,作為香港的特色飲品,不但是香港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香港美食的典型代表,更是作為一種文化流傳在每個香港人的心間。港式奶茶又稱作“絲襪奶茶”,只有真正喝一口香滑的港式奶茶,才會慢慢體會到它背后的故事。
“紅茶加煉奶,配客多士,跟伙計與茶客聊聊,像老朋友般無所不談。有時忘記帶錢在身,沒問題,下次一起算帳。一杯奶茶,可喝出這份感情。”這是五十年代香港過來人的感悟,而香港的奶茶也正是那個時期開始盛行。
上世紀,隨著喝茶在英國越來越風靡之后,僅憑中國運去的茶開始遠遠滿足不了需要,而同時,英國每年花費在購買茶葉上的銀子也越來越多。茶葉實際上是導致中日鴉片戰爭的始作俑者。英國人想喝茶,但不想花太多銀子,問題是天下沒有白喝的午茶,于是英國便向中國輸入鴉片,果然,沒幾年之后,英國真的喝上了免費的午茶,鴉片戰爭失敗后,在清政府簽訂的條約里,除了大把大把的銀子之外,還有成擔成擔的茶葉。同時,英國還讓當時的殖民地斯里蘭卡種植茶葉,以滿足其需要,到現在,斯里蘭卡已經成為了世界上茶葉的出口大國。
香港人把斯里蘭卡稱為錫蘭,諧音西冷,所以港式奶茶里面便有西冷紅茶。英國人喝茶學自中國,但喝法卻別創一格,喜歡加入糖和奶,或者檸檬片同喝,傳入香港后奶茶檸檬茶統稱“西茶”,以別于傳統喝法的“唐茶”。英式奶茶在香港由于口味清淡,香港人并不喜歡,于是有茶餐廳老板靈機一動,在英式奶茶的基礎上研制出港式奶茶,茶味濃郁,奶香悠久,風靡香港半個多世紀而經久不衰。
經過半個多世紀演變,港式奶茶不單變成港人至愛,一杯出色的奶茶甚至是不少茶餐廳的“鎮店之寶”,早前更獲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牛奶與茶的融合,就產生了奶氣茶香的奶茶。在中國內地、印度、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都有奶茶的芳香。香港奶茶則以“絲襪奶茶”著稱,是港人在英式奶茶的基礎上研制出來,更具獨特味道,風靡整個香港。
“要沖一杯奶茶,一個小時就可以學會,但要沖一杯好的奶茶,十年功夫也未必得。”港式奶茶背后有很多學問,所以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復雜。要沖一杯港式奶茶,除了沖茶基本動作,還有焗茶、撞茶、撞奶等步驟。師傅拿著兩只茶壸把紅茶沖來沖去如表演魔術般,沖茶過程茶香四溢,已令人唾涎。
而港式奶茶稱為“絲襪奶茶”,原因是用作過濾奶茶的棉紗網經奶茶浸泡后,顏色與形狀猶如絲襪。據說以棉紗茶袋濾過的奶茶口感特別細滑,茶味更均勻。港式奶茶也不會只用單一種茶葉,不然便會色、香、味缺一;粗、中、幼茶葉不同比例配搭,沖出來的茶便有所不同。
港式奶茶以其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為特點。制作方法較大陸奶茶更為復雜,要經過裝茶(拉茶)的工序以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這和香精勾兌的結果是不同的,正宗的紅茶和淡奶會讓你感受到那種念念不忘的味道。
“沖茶的茶葉也分很多檔次,五十年代香港經濟沒現在好,所以大都是用下等茶葉。現在較多用高檔次的茶葉。”奶茶演變也跟隨香港的經濟步伐,由貧苦階層走入各個階層,不少城中富豪都鍾情于濃郁茶香和香滑口感的港式奶茶。香港700多萬人口,現在每天消耗的奶茶有250萬杯,可見受歡迎的程度。
香港目前有約7000間茶餐廳,約14000名沖茶師傅。每家茶餐廳的師傅都有自己沖奶茶的秘訣,所以味道也不會完全一樣,這也是港式奶茶精彩之處。
老師傅一般都不肯把沖奶茶的配方外傳,但港人靈活多變,每一代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茶香千變萬化,可喝出來的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