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政策收緊,中國留學生應當何去何從?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近日,不少H-1B簽證持有者在回國時遇到美國大使館進行背景審查和行政檢查,部分計算機、電子工程等專業的畢業生更是“被查重災區”。近一年來,我們不斷聽到類似聲音——
中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對于原本中美高科技領域的技術互補關系提出了新的挑戰。
白宮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今年6月的報告指出,在美就讀的中國學生是“非傳統的情報收集者”,已對美國智慧財產帶來風險。
美國國務院今年6月11日起,已開始限制在敏感領域深造的中國研究生的簽證,將其簽證效期由五年縮短為一年。
… …
這些變動對于首當其沖的中國留學生來說,都產生了哪些影響呢?在前段時間最新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中,也許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女性愛去英國,男性青睞美國
從最近一次留學國家/地區分布占比情況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是海歸群體留學的主要國家,占比分別為19%、18%、10%、10%以及8%。此外,加拿大與法國占比接近,分別為5%和4%。
從留學國家男女比例來看,作為主要留學目的國的英國和美國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女性海歸更青睞于英國,占比高達22%,其次是美國的15%;而男性海歸這一比例恰恰相反,21%的男性最近一次留學國家為美國,而15%的男性群體選擇赴英國留學。
經濟學與商學最熱門,男女比例分布差異明顯
在最近一次留學的主修科目中,經濟學與商學類占比最高,達到43%。其次,分別是藝術與人文科學(14%)、工程學(10%)、計算機科學(5%)、管理學(5%)、社會科學與公共衛生學(4%)、及語言學(3%)。
在主修科目的數據中,除經濟學與商學類男女比例接近之外,其他主修科目在男女比例的分布上差異明顯,文科類專業(如藝術與人文科學、語言學等)女性占比高于男性,而在理工科類專業上則男性比例較高。
可以看到,在排名靠前的行業中,因性別不同,海歸對于行業的選擇也存在一定差異。對于女性海歸來說,教育(15%)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0%)占比明顯高于男性;對于男性海歸來說,金融業(17%)和制造業(15%)占比則明顯高于女性。與2017年相比,金融業就業比例超過信息技術服務業升至第一位,制造業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從2017年的第5位升至2018年的第3位。
選擇留學的主要原因已不僅僅是“鍍金”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留學人員回國人數達到48.09萬人,其中獲得碩博研究生學歷及博士后出站人員22.74萬。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成為新時代我國國際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留學的意義也不局限于出國深造鍍金。調研發現,“體驗他國文化、生活,豐富個人閱歷”是海歸群體選擇出國留學的主要原因,占比達到76%。其中,女性相對于男性來說,更青睞于該選項為其出國留學所帶來的附加意義。此外,“磨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國外教育水平相對較高”也是重要原因,分別占比52%和51%。另有33%的人選擇“海歸回國發展更有競爭力”。
留學低齡化趨勢明顯,高中留學生人數增加
報告指出,從首次出國前所處教育階段分布來看,海歸群體中本科學歷出國留學的占比最高,達到51.54%,其次是高中和碩士研究生階段,占比分別為29.79%和12.12%。博士研究生、初中和小學及以下階段占比較小,分別為0.67%、1.54%和1.14%。
與2017年調查結果相比,2018年高中階段出國留學的比例提高了9個百分點,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則分別降低了4個和7個百分點,留學低齡化趨勢明顯。
不難看出,即使針對留學生的各項政策日趨收緊,諸如美國、英國這樣的主流留學大國依然是中國留學生們最為向往的留學目的地。而中國留學生的低齡化趨勢也正為我們敲響警鐘——留學規劃真的宜早不宜遲了。
11月3日、4日,永銘國際2018海外購房移民高端盛宴將在深圳君悅酒店盛大啟幕。孩子的出國留學問題,來這里就能一站解決!詳詢:4008-39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