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前年薪12萬究竟算不算高?來聽聽美國移民怎么說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這兩天,一則“年薪12萬元以上被納入高收入人群”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網友們紛紛吐槽“不能接受”“北上廣表示不服”等等。這則“噩耗”之所以會傳開,主要是由于國務院下發了一份加大高收入者征稅力度的《實施意見》,但事實上,國家稅務局并未對“高收入群體”有過明確規定,“年收入12萬元以上”只是自行申報個稅的標準。
“高收入者多繳稅”一直是各國征稅的默認標準,但在不同的國家,大家對于“高收入”的定義也并不相同。那么對于外國小伙伴來說,“12萬”這條基準線究竟是高是低?iWeekly采訪了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小伙伴,聽聽他們的看法。
完全不認為12萬年薪該被認定為“高收入”。按我的看法,高收入人群的標準應該是:獨自居住,且房子得在鬧市區,有健身房的年卡,經常去健身運動,有閑暇時能去旅行、或者回國等等。這么算的話,年收入得30萬吧。
12萬年薪一點兒不多,尤其是對于上海來說。這個標準甚至不是平均水準,應該是較低水準。上海房租太高了,一年年薪得20萬才夠用吧。(隔了20分鐘,她大概進行了一番仔細的盤算)我修正一下,我覺得年薪得要22.8萬才行。如果真定了這個政策,會投票嗎?我要投反對票。
年薪稅前12萬嗎?那只能算是一般水準,按現在算,稅后的凈收入才8萬左右吧。在北京生活費用很高,單房租來說,比較便宜的,一年也得花3萬左右了,所以12萬肯定不高。我覺得要過得舒適,月薪得要3萬才行。
小知識
美國征稅稅率一共分為5檔,且分為單身、已婚等4個不同標準。按單身的標準來說,年收入低于9275美元(約合人民幣6.2萬)無需交稅,如果年收入超過41.5505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1萬元),則需按照最高標準39.6%的稅率交稅。根據美國CPS(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當期人口調查)2015年的數據,美國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數為5.65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8.2萬元),按美國的標準,需要征收的為第二檔25%的稅收。
我覺得年收入12萬人民幣就要被列為“高收入群體”,繳納個稅并不合理。高收入人群的確應該繳納更多的稅款,不過12萬的年薪真的不算高。如果要給高收入人群定個年薪水準,至少應該是15萬人民幣。
就蘇州而言,12萬年薪只處于中等、甚至是中等偏下的水準。這個薪酬水準在蘇州幾十年也買不起一套房。12萬年薪對于我來說,每個月只能余下一點零錢。一個月2萬人民幣薪酬,也就是說一年24萬,是能在蘇州生活地很舒適的。
小知識
英國從今年4月起,個人收入所得稅免稅額度為1.1萬鎊(約合人民幣9.11萬元),比去年提高了400鎊。目前,英國個人所得稅稅率分為4檔。年收入達到4.3萬鎊(約合人民幣35.6萬元)的人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0%,而超過1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24.2萬元)的收入,則要交稅45%,為最高稅率。據據世界銀行2014年統計,英國平均年收入為4.27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5.4萬元)。
如果這些多征收的稅收被拿來治理環境,改善設施,那我覺得是合理的。但并不是針對12萬年薪的人,應該針對更富的人。在成都的話,我感覺年薪12萬是正常水平?因為算下來,月薪1萬,扣掉稅收,還要支付房子和生活費,并不能生活得很有質量。我覺得,如果想要在中國過得幸福,每年大約需要18萬人民幣吧。雖然我還是學生,但也在做兼職,兼職工作的工資對外國人真得很“友好”。
小知識
在法國,個人所得稅稅率分成5個等級,其中年收入低于9700歐元(約合人民幣7萬元)無須交稅,而年收入超過15.2108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12萬元)的將按照最高稅率45%來征收個人所得稅。2015年,法國人均工資收入為2202歐元每月(約合人民幣1.6萬元)。
我覺得年收入12萬人民幣就要被列為“高收入群體”,繳納個稅不太合理,高收入群體的年薪應該更高才是。在廈門生活的話,12萬元年薪可以承擔各項生活支出,但是并不算富裕。在我看來,年薪在20萬左右能夠生活的比較愜意。
小知識
在日本,個人所得稅稅率分為7檔。年收入12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1萬元)以下,只需要按照5%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你的年收入在330萬(約合人民幣21.5萬元)至695萬(約合人民幣45.3萬元)日元之間,則要繳稅20%。日本的最高稅率是45%,當你的年薪超過4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0.7萬元),就要交45%的個人所得稅。據日本國稅局的最新調查,日本的平均工資水準大約為44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7萬元),其中男性的平均年收入達到51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3.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