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天天夜天干天天爽-天天夜天天干-天天夜夜操-天天夜夜狠狠-天天夜夜骑

從魏則西事件看加拿大的醫療體系

發布時間:2016-05-03

幾天,無論微信還是微博,都給一則“魏則西事件”刷屏,百度廣告競價以及莆田系醫院引發大家熱議。這個簡稱“一個死在百度和部隊醫院之手的年輕人”的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容小編先給大家講一下這個事件:

 

一個 21 歲的年輕人身患滑膜肉瘤,選擇了百度檢索出的三甲醫院“武警二院”,耗盡全家積蓄,采用所謂最新的“美國技術”,最終耽誤治療時間,于絕望和無奈中離世。

 

 

而遠在加拿大的移民,則經常聽到有人抱怨加拿大醫療制度的各種不好,例如:加拿大就醫等待時間太長,輪候時間過長,小病都被拖成大病,得病就要趕快回國內就醫;加拿大醫生水平沒有國內的高,國內人多所以醫生看的病例和經驗豐富等等……

 

經過網上爆出莆田系的各種黑,你是否有耐心聽超級生活來為你聊聊加拿大的醫療體系呢?

 

 

加拿大醫療系統體現人人平等原則

 

加拿大的醫療體系是一個全民醫療保健體系,人們根據需要得到治療,而不是根據你的經濟能力得到服務,體現人人平等的原則。富人,窮人,大官,平民在加拿大醫療系統面前都是平等,醫生只是根據病情判斷優先權,而不是根據病人的身份或財富去決定。

 

急癥室等待時間分5個級別

 

對于大病的等待時間,個大家投訴是對的,有些病,特別是需要器官移植的,包括肝臟移植、腎臟移植,在加拿大這個醫療體系下的確要等很長時間。

 

 

但是,如果投訴平時去醫院急癥等待時間長,那估計是誤解,下面解釋一下醫院急癥室的等候指引。

 

加拿大醫療系統的最底層架構的家庭醫生,生病首先約見自己的家庭醫生,也可以隨時去Walk-In診所。家庭醫生屬于整個醫療系統的把關型醫生,屬于綜合全科型醫生,來分辨病情的類型和嚴重性,家庭醫師把病人轉介給專科醫生,如心臟病,癌癥,肺病等等。

 

如果屬急病,則病人可以直接去醫院急癥室,急癥第一關是要見看門護士(Triage Nurse),看門護士會對你做簡單的檢查和記錄,根據病情的嚴重性將病人規劃為5個等級級。規定每級的病人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接受診斷和治療。下面看看加拿大醫療系統對這5個等級的定義和等待時間。

 

等級1 – 復蘇(Resuscitation),需要立即見到醫生,概率是98%。等級1得定義是生命或肢體受到威脅,需要立即得到治療。如心臟停止,呼吸困難,嚴重創傷,休克等病情。

 

等級2 – 危急( Emergent),需要15分鐘內見到醫生,概率是95%。定義是在生命或肢體有潛在性威脅,需要盡快得到治療。如頭部創傷,精神狀態改變,嚴重外傷,新生嬰兒,心肌梗死,藥物過量和腦中風等病癥。

 

等級3 – 緊急(Urgent),需要30分鐘內見到醫生,概率是90%。病情可能持續惡化,需要緊急得到治療,病人可能是有顯著的不適癥狀或影響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如適度的創傷,哮喘,消化道出血,懷孕期見紅,急性精神病并或有自殺的想法和急性疼痛等病癥。

 

 

等級4 – 次緊急(Less Urgent),需要60分鐘內見到醫生,概率是85%。病況可能和年齡(老化),疲憊或某些疾病之合并癥相關,需要在1-2小時做處置,以求恢復,避免惡化。如頭痛,角膜異物和慢性背部疼痛等等。

 

等級5 – 非緊急(Non Urgent),需要120分鐘內見到醫生,概率是80%。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但為非緊急狀況。如喉嚨痛,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輕度腹痛,但生命體征正常,簡單的腹瀉和嘔吐等等。

 

所以,等的時間越長,說明得的病不重。


愛爾蘭移民

如有任何疑問,敬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我們將安排專業規劃師為您權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