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出國了到底還該不該領國內養老金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近日,中國駐加拿大溫哥華總領事館許可在加拿大居住的中國離退休、退職人員(中國籍已取得綠卡或已加入加拿大籍)可以領取國內養老金。此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
出國了,就不該領中國養老金?
網友認為——
“人家在國內上班時候每月從工資里扣的養老金,等人家退休后移民了,子女接到國外了憑什么就不能取了?”
“辛辛苦苦幾十年工作繳納社保,就因為退休了不住國內,養老金就不能領了嗎?這樣的觀點未免太殘酷。”
“養老金是根據勞動者在工作期間的積累和貢獻,在退休后給予的保障,這樣的保障不能因為勞動者退休后的居住地或者國籍的變化而被抹除,這屬于一個債權債務關系,必須剛性兌付,而且國際上領取異國養老金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專家認為,養老金屬于工作期間積累的一種保障,不受國籍變化而影響養老金的發放,而且國際上領取異國養老金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海外華人養老金“吃雙份”?
網友認為——
“除了移居一些高福利國家之外,退休之后才移居國外的中國老人往往并不能夠獲得美國等國家的養老金,一般還是依靠國內的養老金為主,‘吃雙份’很難。”
“退休之后來澳大利亞和子女團聚的中國爸媽由于沒有在澳大利亞工作過,也沒有納稅和繳納當地社保的記錄,享受和當地老人一樣的優渥養老金難度較大。”
“退休之后,除了幫孩子帶帶第三代,還想要去看看世界,而且不可能真的長期不回中國。申領養老金對名下的存款和房產都有要求,獲得補貼的時間也要到75歲后,身邊的朋友都不太愿意申請。”
記者調查發現,在退休年齡才移居國外的中國老人往往并不能享受到和當地居民一樣的高福利,談不上“吃雙份”。
新規介紹了加入外國籍的中國退休老人領取養老金的法律依據,并指出這從細微處體現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