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總理為什么對移民態度那么開放?
發布時間:2016-09-18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從去年聯邦大選開始,便不斷有消息稱自由黨將大幅改革現有的移民制度,使團聚移民和技術移民加拿大更為容易。伴隨著加拿大移民部長麥家廉 (John McCallum)對中國的訪問結束,加拿大政府對移民的開放態度得以進一步彰顯。
麥家廉對中國的訪問時所發出的希望吸納更多移民的直白言論在華人群體中引起了強烈的關注和反響。
在北京,他提出了在中國五個城市新開簽證中心的設想,并且放話將對留學生移民“撤銷門檻”,“希望留學生和游客人數翻倍”,一時間令諸多有志移民加國者興奮不已。
相比此前哈珀政府對華的保守態度,自由黨政府對中國移民近乎展現出了急不可待的歡迎態度。眾所周知,自由黨政府善打自由主義(Liberalism)牌,對移民的態度歷來溫和。
然而,自由黨目前的開放姿態的真正原因卻有待深挖。
1、歷史淵源 政策與爭取選票密切相關
早在現任總理小杜魯多競選期間,便對移民許諾,要大力增加對移民系統的投資,并要改變哈珀政府執政期間將移民拒之門外的保守政策。而自由黨上臺以來的諸多舉動,似乎正在不斷證實他們在競選時所宣傳的親移民政策所言不虛。
2016年3月,新官上任不久的移民部長麥家廉便宣布,要在2016年內為加拿大增加28萬到約31萬的新永久居民。這一數據相較上屆政府執政的去年同期高出整整7個百分點,同時也是加拿大各屆政府有史以來所設定的最高的單年次移民目標人數。
杜魯多大打移民牌,讓人不禁在他身上看到了他父親的影子。總統杜魯多的父親老杜魯多在任加拿大總統期間,曾推出了對現在加拿大移民政策影響頗大的《1976移民法案》,降低了加拿大的移民門檻,并將“打開加拿大的大門”作為自己的賣點,并全力批評前任政府保守的移民政策。
在加拿大這樣一個每四個國民中就有一個是移民的國家,抓住移民群體的選票顯然是很有必要的。而2015年總統大選的投票結果顯示,加拿大的30個移民居民超人口半數的投票區中,有26個將票投給了自由黨。
無疑,像他的父親一樣,杜魯多憑借自己開放移民政策的許諾在獲得投票權的移民群體中贏得了摧枯拉朽式的勝利。
以普拉蒙頓為代表的加拿大政治和歷史學家們認為,寬松的移民政策一定程度上可被視作時任政府用以刺激經濟的手段,但在更大程度上是老杜魯多用以獲取移民群體選票的政治策略。
2、人口老齡造成巨大壓力
拋去競選層面的原因,加拿大當下面臨的各種挑戰則是現任政府準備加大力度吸納移民的根本原因。上周,麥家廉在溫哥華舉行的一場有關移民問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一語道破天機:“加拿大需要新鮮血液”。
相比2014年,2015年的加拿大人口有0.9%的增長,但這一增長卻是過去17年中最低的。而0.9%的人口增長中,移民群體占到了總數的60.8%。
也就是說,假設加拿大不引入移民而僅僅依靠國民的分娩,其人口增長將呈現近乎持平的局面,而長遠來看,負增長將無法避免。
由此,加拿大目前倒金字塔式的老齡化人口結構可見一斑。如果任由當前的局勢發展,二十年內,加拿大老齡人口將遠超青壯年。
麥家廉日前在溫哥華的發言中說:“我們沒有足夠多的新生兒,因此只能指望更多的移民來補充社會的勞動力。”觀察自由黨上臺以后的移民政策,不難發現,加拿大正將目光投向世界各地的年輕力量。
出訪中國前后,麥家廉多次直言不諱,在大量吸納旅游人群來加消費之余,希望能夠引進和留住國際留學生與技術人才。
3、引進移民推動國際貿易
加拿大乃至世界學術界對移民能否促進經濟增長這一問題并無絕對意義上的共識。但迄今為止,大多數加拿大的知名研究都對移民能否帶來積極的經濟效果表現出了相對樂觀的態度。
而事實證明移民數的增長對加拿大的國際貿易頗有裨益。移民們和自己的原籍國來往密切,許多移民來到加拿大后依然保持著和自己原籍國的經濟往來,而這樣的往來積少成多,也很大程度上為加拿大的國際貿易做出了貢獻。
研究指出,加拿大和對加拿大的移民輸出大國間的經濟往來相較其他國家要密切許多。美國、中國、菲律賓、韓國、日本、墨西哥等移民輸出大國都在對加拿大的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借移民搭建經濟貿易之橋,相比學習哲學出身的保守黨移民部長肯尼,經濟學教授出身的麥家廉想必會將移民政策之于加拿大的經濟意義置于考量因素的首位。